意大利人爱喝咖啡,如今中国的咖啡馆也是琳琅满目,玩复古情怀的胡同里,边聊理想边喝咖啡的中关村。这不便宜也并不够赏心悦目的黑色液体,一路从埃塞俄比亚走到意大利再走向全世界,一粒树的果实酿造了一段社交史,改变了一个国家文化和艺术史,坐下来,喝杯咖啡吧,听我来给你讲讲咖啡的故事.
据说一千多年的埃塞俄比亚牧羊人发现羊吃了一种植物后,变得非常兴奋活泼,进而发现了咖啡。还有说法称是因野火偶然烧毁了一片咖啡林,烧烤咖啡的香味引起周围居民注意,无论咖啡是怎么被发现的,它长什么样呢?
这一粒粒红色的果子就是成熟的咖啡果。13世纪时,埃塞俄比亚军队入侵也门,将咖啡带到了阿拉伯世界,这可乐坏了阿拉伯人民,因为伊斯兰教禁止喝酒,咖啡成为当时很重要的饮品,主要被使用在医学和宗教上,医生和僧侣们承认咖啡具有提神、醒脑、健胃、强身、止血等功效;15世纪初开始有文献记载咖啡的使用方式,并且在此时期融入宗教仪式中。
请忽略劳动人民的手,我想要表达的是:这是上等的咖啡果
咖啡作为重要的饮品,当然少不了出口贸易,提到那时候世界上最大的进出口国,那必然是海上霸王 威尼斯了,咖啡以“伊斯兰酒”的名义通过意大利开始大规模传入欧洲。(脑补一下,壮士,请喝下这杯咖啡的情景).
很多年之后,咖啡逐渐在欧洲普及,走进了中产阶级,艺术家、科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各种家的日常,到这里才开始今天故事的重点。
咖啡馆像神一般的诞生了,1720年,世界上第一间真正的咖啡馆Caffè Florian在威尼斯开业。像今天一样,任何一家咖啡馆的装修都是极其讲究的,宗教题材的艺术画,象征着财富的玻璃制品,巴洛克的艺术风格等等。
当今天的人们时不时拿出手机刷微博,登Facebook一样,那个时代的人们同样也需要一个沟通和交流的渠道和方式,分享故事,传播理念,传授知识,发展新知,咖啡馆就像一个社交媒体的实体,汇集了很多智者,传播新思想和旧文化,有空去咖啡馆学习是那个时代最潮的一件事。
1764年,出版了一个风靡一时的杂志,就以《咖啡》命名,一群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家在米兰创办。他们想借此提倡更轻松的学术氛围,反对那些古典无趣的学术杂志,例如在咖啡馆你也可以阅读智者的辩论。
那是一个思想从宗教束缚中寻求解放的时代,人们在咖啡馆里交流学习,开拓视野,那里有密谋和阴谋,有信仰和亵渎,有科学和迷信,无限的思想和可能性在咖啡馆里的人潮中生长、碰撞和蔓延。咖啡馆火了,可是着实吓坏了教皇,你们这么交流下去,把上帝放在哪里?
人们端着咖啡,优雅的品味着,在它香醇和韵味的掩饰下,进行了一个时代悄无声息的变革,没有血腥的战争和爆炸声,那曾是一场是华丽丽的,咖啡味的斗争。
在19世纪,欧洲人偏爱意大利,拜伦爱惨了威尼斯,在那时的某间咖啡厅里,兴许你能听得到拜伦在咖啡馆里读诗,狄更斯听到有人在咖啡馆里讲故事,并记录了下来。一些后起的艺术家在追忆卡拉瓦乔,谈论着复兴艺术之路,其中一人随口说,让我们在威尼斯发起一个汇集艺术家的艺术展吧,于是大家在咖啡馆里欢呼附和,于是他们在咖啡馆里策划起了威尼斯双年展,如今是世界三大艺术展之首。
歌德,卢梭,徐志摩,哥尔多尼,莫奈, 安迪沃霍尔,贾科莫·卡萨诺瓦 ,他们一定都在意大利某个角落的咖啡馆里,买下了一杯咖啡,聊过几段故事,写下一些新生长出来的思想种子。这就是在咖啡里滋生的意大利。
在威尼斯度假的海明威,是不是在跟朋友聊《老人与海》?
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是否看见了另一幅玛丽莲梦露。
喝咖啡的赫本真美。
咖啡馆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一杯浓缩咖啡,很快。我们聊聊过去和现在,这是意大利人的日常。他们口中的“bar”其实是咖啡馆的意思,一杯咖啡,只单指浓缩,意大利没有星巴克,因为他们不允许冒牌的咖啡味的饮料。每个人家里都会有一个1933年设计的摩卡壶,意大利人重新定义了咖啡,从内涵到外在,拿铁,玛奇朵,这些不同的调配方法都是意大利语。
而今天,当我们在意大利落脚,不如放下手机,从咖啡的生产开始,聊聊咖啡,聊聊人生,因为伟大的点子都从这里诞生的,上帝说。
Gogo Yang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