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给孩子最好的美术教育

在意大利,人们几乎伸手就能触摸到艺术,任何一个建筑物都值得细细品味。欧洲能有如此众多的知名艺术人文名都与他们成熟的美术教育大有联系。正如他们铺天盖地的公共艺术、博物馆、美术馆一样,美术教育同样丰富得不稀奇了。

在这里长大的孩子们,天生就是呼吸着艺术长大的,在学校的艺术教育跟中国简直是大相径庭。

走进欧洲的一些美术馆和展览场所,经常你能看到学生的身影,他们或是在老师带领下进行着免费参观,或是认真地临摹名画。不少大型美术馆还设有画室,每周都专门为孩子提供教学活动,来激发孩子对艺术的兴趣。

值得注意的是,当老师或父母带孩子去参观的时候,都很喜欢让孩子来评价他们所见到的艺术品,即便是只有5、6岁的孩子,老师或父母都会认真聆听他们的评价。尽管孩子的评语很天真,甚至有些天马行空,但孩子会认真观察作品,会产生更多的好奇心,想要主动去了解艺术品,并且在不断地评价中形成了对艺术品的观察力。

欧洲的美术教育绝不仅仅局限在课堂里,当孩子们走到更广阔的社会中时,美术教育也无处不在。”凡是能在社会和自然界中可以学到的内容,绝不会局限在印刷的课本的文字里,凡是能观察动态的事物,绝不观察停止不动的事物。

孩子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享受着创造的欢乐,在大自然、在社会生活的感知与体验中,发展自身的创造潜能,宣泄自己的真情实感,使其自主意识、独立人格得到良好的形成和发展,从而营造出一种和谐的广场人文艺术情景,将自然美、艺术美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

在梵蒂冈、卢浮宫、佛罗伦萨等美术馆里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参观者、摄影者、绘画学习者,参观的人员从幼儿到老年均有,他们可随意拍摄下喜欢的作品,回家细细体味,也可以在展览馆的绘画室里把看过的感受直接画出来,在这里到处可见人们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意大利几乎所有的幼儿园都把美术教育看成教育的根本,80%以上的幼儿课程都和美术有关。在后期的中小学教育里,艺术也依旧是学校的重要课程之一。为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他们很重视参观和旅行之类的活动,让孩子们用画笔或语言描述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而在地理、音乐等其他科目的学习中,也积极鼓励孩子们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具有独特个性的作品,以此培养孩子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

在这方面我们是应有所启发的,在中国,各大城市里各类广场应运而生,纵观建成的各类广场,有多少反映了我华夏几千年的文明史?而较多的则是在一个平台旁建立起几幢现代高楼,节日里除了彩灯、气球,较多的便是拥挤的人群,在人类艺术文化史上的传承上,似乎还缺少些什么。

虽然中国的教育专家们已经给少儿美术的教育意义作了明确的定位,可是还是有不少人由于课业的繁重,升学的压力,对艺术的不重视等等将艺术脱离于少儿的基础教育,依然以专业技能的高低来评价其优劣,以画得像与不像作为评价标准,长期忽视儿童在艺术创造中的个性发展,忽视儿童美术的教育意义。在当今新课程改革中,是该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了,国外的这些做法无疑是值得我们参考的内容之一。

在中国的高等美术教育发展中,国内艺考统考院校和门类增多,文化课分数逐年增加,国内艺术名校录取名额有限……制度很残酷,竞争很激烈,越来越多艺术生选择到海外深造。欧洲作为西方艺术发源地,在音乐、绘画雕塑、美术、建筑等方面对整个艺术圈都有着极重无比的地位。再加上欧洲部分国家公立大学免学费利好政策,去欧洲学艺术成了艺术生进修的不二选择。

此篇所涉及到的美术作品均来自意大利小学的孩子们,老师不会用像不像去定义一副作品的好坏,其实孩子从小就是艺术家,不局限于成年人对已定事物的认知,独立的创造力是孩子最难能可贵的天赋。

 

Gogo Yang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d bloggers like this: